砚亦称为研,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砚与笔、墨、纸合称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初期的砚,形态原始,是用一块小研石在一面磨平的石器上压墨丸研磨成墨汁。至汉时,砚上出现了雕刻,有石盖,下带足。魏晋至隋出现了圆形瓷砚,由三足而多足。箕形砚是唐代常见的砚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撑。唐、宋时,砚台的造型在使用中得到了多样化的发展,燕子石砚兴起于明朝。
砚材的运用也极为广泛,其中以广东肇庆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洮州的洮河砚、山西绛县的澄泥砚最为突出,称“四大名砚”。莱芜燕子石砚也是近20年来比较出名的。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燕子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燕子石砚质地坚密,细腻润泽,形状多变,磨制成砚,抚之如凝脂,沉透如玉,保潮耐涸,叩之有铜声,易于发墨,实属鲁砚之奇品,深受历代书画家珍爱。清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写到:“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经中国泰山砚文化产业基地精心制作,注册为“福砚”。燕子石质地坚密,细腻润泽,形状多变,磨制成砚,抚之如凝脂,沉透如玉,保潮耐涸,叩之有铜声,易于发墨,实属鲁砚之奇品,深受历代书画家珍爱。明朝洪武年间,在曹昭著述的文物鉴定专著《格古要论》中有详细记述。清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写到:“邹平张尚书崇祯间游泰山,宿大汶口,偶行至汶水滨,水中得石,作多蝠(福)砚。”并飧以铭文:“泰山所钟,汶水所浴,坚劲似铁,温滢如玉……”。张延登死后,其砚被浙江巡抚张勄收藏,对此,清代著名文学家孔尚任赋诗赞道:“张家两中丞,得失如轮转;一砚供二贤,前后荷殊眷”。盛百二《淄砚录》:“其背有如蝙蝠者,如蜂、蝶、蜻蜒者,文皆凸出,制砚名鸿福砚……。”清乾隆《西清砚谱》亦收蝙蝠砚数方,且在砚谱中名列于前。 1987年,天津博物馆举办“中国砚史展”,展出一方大可盈尺椭圆形燕子石砚,砚体四周有近百只振翅欲飞的“小蝙蝠”,令人叹为观止。
明朝崇祯年间,朝廷大臣张延登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了一种包裹在石头里的“怪物”,其外形颇似蝙蝠展翅,被他命名为“蝙蝠石”。在其它地方,因形如飞燕,也被称为“燕子石”。据1928年版《重修泰安县志》记载:“大汶口之三叶虫化石,俗称燕子石。其石黝润,居淄石右,其石在坑底者尤佳。”其间又常有蛤蚌、蝴蝶等化石出土,极为珍贵。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燕子石生成于古代寒武纪后期,是我国稀有的古生物化石之一,伴有如蜜蜂、蜻蜓、蝴蝶之形者,颜色或为土黄,或为棕灰,凸凹不平,色泽古雅,纹彩特异,形似浮雕,有极强的立体感和观赏性。又因其全身纵横分为三节,被学术界称之为三叶虫化石,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的汶水河床和泰山支脉的莱芜山区,是目前世界上发现三叶虫化石最多的地方。
厂址:山东莱芜市牛泉镇圣井村圣隆路19号
手机:13206347696(莱芜工厂)18560148200(济南办事处)邮箱:343217765
济南办事处一:北园大街-东洛河路-名鑫宾馆院内
济南办事处二:段店立交桥南-刘长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