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说古代
公元1400年,晋代的郭璞在注释《尔雅》时曾经提到蝙蝠,还谈到齐(山东)人曾以“蝙蝠石”制砚,称为蟙 砚。因而“蝙蝠石”之名由此传开来了。从字义看,蝙蝠石大概是蝙蝠变成的化石吧。其实,它不是蝙蝠变成的,只是当时不知道化石上的虫子为何物,只是通过外形判断,像蝙蝠,所以叫蝙蝠石。
到了清朝,诗人王士祯(1634~1711年)在他的《池北偶谈》中有一段记载,说的是1637年春,风和日丽,百花吐艳的时节,张华东到泰山去游览,住在大汶口,沿着河边走来,看到水中发出闪烁的光芒,引起惊异,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块一尺左右大小的石块。在背面有一个小蝙蝠,一个蚕的腹部。把石头翻过来一看,啊!几乎有近百个蝙蝠!有的作飞翔的样子,有的作伏卧的姿态,似乎还看得清肌肉和翅膀,简直是活龙活现的。那些如蚕的,环节也看得挺清楚呢!这块石头上生着一个小凹坑,正好可存放水,其下方,正好磨墨,制成写字的砚台倒是十分别致,因而就命名为“多蝠砚”,还写了几句铭文,以留纪念。
清朝,诗人王士祯正好把晋代郭璞所提的蝙蝠石作了更清楚的注解。这可能是有历史记载以来,最早的关于燕子石的历史记载了。由此,我们了解到我国古代人认识三叶虫化石的时间至少是在1637年,甚至1400多年前。而国外最早认识三叶虫的是鲁德,他在1698年将一个三叶虫叫做三瘤虫。
二、再说近代
直到1914年,我国的地质界老前辈章鸿钊先生率领当时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到泰山查勘地质,经过大汶口,看到当地老乡在开采被他们称之为“蝙蝠石”的石料,他就带回十几块标本。次年,章先生又嘱咐当时农商部的地质班学生到大汶口采获若干标本带回一起研究,才揭开了郭璞的“蟙砚”或张华东的“多蝠砚”之谜。所谓“蝙蝠石”,原来是属于节肢动物的三叶虫化石。这个三叶虫的具体名字,按古生物学的正规命名叫“潘氏镰尾虫”,它是5亿年前寒武纪晚期的“标准化石”。说得确切些,所谓蝙蝠石是它的尾部化石──两侧有两根粗壮的大刺,分别向后伸展,形如蝙蝠的翅膀。而尾部中间,是三叶虫的尾轴部分,分节,化石模糊不清时,就像是蝙蝠的躯体所在处。为了纪念山东一带我国古代劳动群众对这个化石的最早认识,我们仍叫它蝙蝠石,或蝙蝠虫
三、再说现代
现代地质学家发现三叶虫(TRILONITES),属古生节肢动物,属三叶虫纲,生于海底,其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从一厘米至一米,生于寒武纪(5.7亿年),至奥陶纪(4.5亿年)最盛,灭绝于二叠纪末期(2.52亿年前,252Ma)。“蝙蝠石”是文人墨客的叫法,三叶虫化石是地质学家的叫法,老百姓们看这一个个小虫子像飞翔的燕子,后来所以演变为充满灵性的“燕子石”。一个名称的转变,让沉积亿万年的冰冷石块,瞬间有了灵气。燕子是人类最亲近的朋友,连它的巢穴都与众不同的建造在房屋梁间。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燕子回时,月满西楼”,燕子从唐诗中飞来,飞进宋词,飞来飞去,绕梁间,就是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在她穿梭往复的身影中,始终寄托着人类美好的情怀。因此用“燕子石”命名这冰冷的化石,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看着这一片片化石,想那“三叶虫”在几亿年前还是统治海底、样子丑陋的低等生命,却最终变成了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灵动飞燕,你不得不赞叹造化之奇。物以稀为贵,于是这一铭记着沧海巨变,生命进化之奇的暗绿色石片愈发变得珍贵起来。它温润如玉,石质细腻,易于雕琢。工匠凭借精湛的技艺,巧借燕子飞翔的姿态,雕刻成精美的工艺品,倍受海内外收藏者的青睐。
运用今天互联网思维看待从“蝙蝠石”、“三叶虫化石”到““燕子石”,体现了老百姓们惊人的智慧,使难以理解的冰冷的化石,变得更加形象化、生动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看今天
莱芜第一家燕子石厂根植燕子石产地——莱芜圣井,30年老厂专做批发,诚信经营,童叟无欺,产品远销全国,东南亚、日本和美国。